??
6月的中原大地,桃紅杏黃,麥香撲鼻,處處是喜人的豐收景象。
與夏糧豐收同樣令人振奮鼓舞的,還有來自“工業糧食”——礦產資源的豐收。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計新查明礦產地146處,其中大型73處、中型68處。煤炭、鋁土礦、銻礦、鉬礦、釩礦、巖鹽、冶鎂白云巖等重要礦產新增查明資源儲量持續保持全國前列,超額完成了5年找礦目標。找礦成果相當于新中國成立60年來累計查明資源量的50%~90%,大幅度提高了河南省的礦床地質研究程度和礦產資源保障程度。
6月1日下午,剛從北京趕回鄭州的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張興遼,還未來得及喘口氣,就熱情而又興奮地對中國礦業報記者介紹說:“河南省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全省地質工作者持續深化地質找礦機制創新,積極搭建多元化投資平臺,不斷加強地勘隊伍和找礦能力建設,大力推進整裝勘查與深部找礦,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進展順利,取得了一批重大找礦成果,超額完成第二階段工作目標,取得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更顯著的找礦成果,再造一個資源河南的目標基本實現?!?br/> 先行先試創新路
有著“中原糧倉”美譽的河南,不僅夏糧產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 一,礦業產業和煤、金、鋁土礦等礦種的資源儲量也領跑全國,是全國有名的煤炭大省、有色金屬大省,河南的煤炭、鋁土礦及氧化鋁不僅滿足省內需求,還源源不斷供往山東、湖北、安徽等周邊省份。
然而,近10多年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持續的高強度開發下,河南這個“工業糧倉”礦產資源儲量銳減,后備資源明顯不足,丁吃卯糧現象愈益突出,省屬的幾大骨干煤炭企業,以及有色金屬和黃金企業普遍出現了保有資源儲量不足、在產礦山資源枯竭狀況,已嚴重制約了河南礦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這種坐吃山空的局面如果不加以改變,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不盡快提高,將會直接影響到河南的可持續發展和中原崛起戰略的實施?!弊鳛榈刭|找礦的責任人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坐不住了。
2009年,在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尚未開始之前,河南省就開始先行先試。當年7月,河南省政府與國土資源部簽署了“共同推進中原城市群國土規劃編制暨開展豫西地區地質找礦工作合作備忘錄”,聯合成立了組織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共同編制了《河南省地質找礦總體部署方案》和《河南省“6139”地質找礦行動計劃》。按照這一行動計劃,河南省于2010年4月召開了“河南省找礦行動工作部署會議”,啟動全省地質找礦行動計劃,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地質找礦行動,并成功探索出了地質找礦“嵩縣模式”在全國推廣。
2010年11月,正當河南省的地質找礦行動如火如荼、成效初顯之時,國土資源部在鄭州組織召開 “推進地質找礦新機制座談會”,提出了在全國開展“358”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構想。已走在全國前列的河南省找礦行動計劃,為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的發布和實施提供了寶貴的先行和試點經驗。
一年之后的2011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土資源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制定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2011—2020年)》?!毒V要》明確:用3年時間,實現地質找礦重大進展;用5年時間,實現地質找礦重大突破;用8~10年時間,重塑礦產勘查開發格局。在國家層面開始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這對河南的地質找礦來說無疑是極大的鞭策和鼓舞。
“5年來,全省累計投入勘查資金超過70億元,實施地質勘查項目1664項,其中和省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45.6億元,引導和帶動社會資金24.7億元投入勘查市場。”張興遼介紹,全省約有上萬名地質工作者直接參加了找礦工作,累計完成鉆探383萬米、坑探10萬米、槽探85萬立方米,是河南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更大的一次地質找礦行動,找礦成果相當于新中國成立60年來累計查明資源量的50%~90%。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超額完成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二階段目標,其找礦成果對于省域經濟發展、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保障。
據粗略統計,在這5年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河南的找礦成果像秋天的葡萄一串串:全省主要煤田和預測區埋深1500米以淺煤炭資源狀況已基本查清,累計新增煤炭資源儲量457億噸。通柘特大煤田為全省大煤田,發現資源量超過230億噸。全省700米以淺鋁土礦資源面貌基本查明,探獲鋁土礦資源儲量8.12億噸,超過新中國成立以來全省查明鋁土礦資源儲量的總和。超額完成5年勘查目標,填補了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二階段任務的缺口,進一步鞏固了河南省作為全國鋁工業基地的地位。新發現金礦大中型礦產地14處,新增金資源儲量349.89噸,老灣金礦周邊和深部發現了規模100噸以上的超級金礦田。鉬鎢礦大型礦床發現層出不窮,新增鉬資源儲量382.14萬噸,新增鎢資源量55.00萬噸,提交的鉬礦資源量達超大型規模,確保了欒川縣“中國鉬都”的地位,進一步鞏固了該省在全國的優勢地位。桐柏縣曹莊礦區天然堿礦勘查估算天然堿和芒硝資源量均達特大型規模,其中天然堿礦資源量位居亞洲。為“中國天然堿之都”提供更大的規模的后備資源,對促進當地工業經濟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鐵礦找礦取得新發現。新增鐵礦資源儲量16.38億噸。舞陽鐵礦田深部與外圍鐵礦勘查,估算鐵礦石資源量使舞陽鐵礦資源儲量擴大一倍,相當于再造一個舞鋼,為河南省再添一處大型鐵礦勘查基地,進一步提升了鐵礦資源保障能力。銀多金屬礦取得突破性進展,熊耳山西部發現了規模大、品位高的沙溝薄脈型銀礦和老里灣斑巖型銀礦兩種新的礦床類型,引起國內外的矚目。
“尤為喜人的是,河南的非常規能源勘查也顯示了良好的找礦前景。發現了較大厚度的含氣層段,顯示出河南中東部地區上古生界有較好的非常規油氣前景,為進一步挖掘我省非常規清潔能源勘查開發潛力奠定了堅實基礎?!睆埮d遼激動地說,“三稀”(稀土、稀有、稀散)等戰略性新興礦產也取得重大突破,西峽縣太平鎮稀土礦勘查初步估算稀土資源量達到中型規模,為河南省發現稀土礦床,填補了河南省稀土礦產找礦工作的空白。
機制創新樹標桿
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既出成果,又出經驗,是河南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一大特點。他們在地質找礦過程中,及時總結提煉好的經驗和做法,并把其提升為制度和規范在全省推廣,從而很好地指導和服務于全省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
“我們于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過程中,在管理與機制方面,深化改革,持續創新,其成果得到了國土資源部的高度評價,并以河南經驗為藍本向全國推廣,為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做出了重要貢獻?!睆埮d遼說。
事實上,河南省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之所以能持續推進、“開門大吉”、碩果滿枝,得益于多方面。
“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重視,是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焙幽鲜临Y源廳勘查處處長張平和介紹,河南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專門成立了由省政府主管副省長為組長的河南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包括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財政廳、國土資源廳、環保廳、林業廳、地礦局、有色地礦局、煤田地質局等。各地市也相繼成立了機構,如三門峽市、南陽市、靈寶市等均成立了以政府副市長為組長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領導小組,協調開展轄區內的地質找礦工作。此外,河南省還組建了省地質勘查項目管理辦公室,作為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技術支撐機構,聘請了專職和兼職監審專家,全程監管與指導全省的地質找礦工作。
地質找礦作為一項科技含量高、綜合研究強的復雜性系統工程,必須要頂層設計,科學部署。河南省國土資源廳諳熟此理。為了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河南省編制了《河南省地質找礦行動計劃》和《河南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方案》,遵循“科學規劃、統一部署、區域展開、梯次跟進、深淺結合”的原則對全省的地質找礦工作進行了部署。找礦部署充分分析了河南省的以往工作基礎,進行成礦條件分析和成礦規律總結,體現了河南省的找礦潛力。同時,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配置、快速突破”的原則,統籌布局和組織領導全省地質找礦工作。地勘單位作為地質勘查項目的承擔單位,充分發揮了技術、人才和資料優勢,礦山企業積極參與找礦以實現接替資源的補充,市縣級政府發揮了重要的組織協調作用。
機制活則成效顯。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以體制機制創新為著力點,探索實踐了以“嵩縣模式”為代表的整裝勘查找礦新機制,走出了一條資本、技術、礦業權相結合的新路子,推動地質找礦不斷取得新進展,得到國土資源部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他們以合作勘查為平臺,大力構建“找礦聯盟”。深化“嵩縣模式”,構建找礦聯盟,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礦產勘查領域,推進合作勘查,通過示范項目帶動,以機制創新促進找礦工作。同時,采取得力有效措施促進探礦權人參與整裝勘查。通過創新機制和搭建投融資平臺,跨越礦權分割格局,實施勘查區全區域整體勘查,實現了成區連片整裝勘查工作“五統一”(統一部署、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實施、統一管理),取得了較顯著的找礦成果。
為了充分調動地勘單位找礦的積極性,他們支持國有地勘單位作為整合主體參與整合,依法獲取探礦權。允許國有地勘單位自有探礦權依法轉辦采礦權,走勘查開發一體化的發展道路。他們還加強項目管理與業務指導。嚴格省地勘基金項目立項、設計、實施及成果驗收等環節,加強省地勘基金地質勘查類項目監審,聘請專職監審專家,對勘查項目進行跟蹤指導與監審,保證了項目的成果質量。同時,大力開展區片推進,分別在三門峽、洛陽、南陽、鄭州、平頂山、靈寶、欒川、桐柏、鞏義等地召開20多次相關企業及礦業權人參加的不同規模座談會、合作勘查推進會、部署協調會等,調動礦業權人和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參與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積極性。
“通過這幾年的找礦時間,我們取得了豐碩的找礦成果。更重要的是,河南省通過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找礦機制不斷創新,“‘嵩縣模式’叫響全國。探索實踐了以‘嵩縣模式’為代表的整裝勘查找礦新機制,走出了一條資本、技術、礦業權相結合的新路子,被國土資源部評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制度成果之一,在向全國推廣,為全國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開展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睆埮d遼說。
聚焦“四重”再發力
按照國土資源部的統一部署,根據河南省礦產資源賦存狀況和實際需求,河南又編制了“十三五”時期暨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第三階段的總體目標,即:以“瞄準重大需求、解決重大問題、聚焦重大目標、形成重大成果”為導向,以提高地質找礦效益為中心,努力創新找礦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持續推進整裝勘查和礦集區深部找礦。
“我們繼續加大鋁土礦、金、銀等我省傳統優勢礦種和‘三稀’(稀有金屬、稀土金屬、稀散金屬)礦產、晶質石墨、螢石等戰略性新興礦產勘查,積極開展煤層氣、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的評價與勘查。”張興遼說:“到2020年,新增資源量:鋁土礦3億噸、金100噸、銀4000噸、鉛鋅礦100萬噸、鎢30萬噸、螢石(CaF2 )200萬噸、耐火粘土3000萬噸、石墨(礦物)500萬噸、頁巖氣50億立方米。實現我省優勢礦產找礦新突破,做好戰略性新興工業能源資源需求的儲備,促進我省礦業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推動國民經濟平穩快速發展?!?br/> 然而,要完成上述目標并非易事。在地勘經濟進入新常態后,河南與其他省市一樣,同樣面臨著找礦資金壓力顯現、生態保護約束趨緊、找礦環境亟需改善、科技仍有短板、找礦隊伍動力不足等諸多現實問題。
“以創新來破解各種難題。機制創新作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我省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在新常態下要持續深化“嵩縣模式”內涵,采取多項措施,推動地質找礦不斷取得新進展。結合我省實際,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平等協商、風險分擔、互利共贏的原則,鼓勵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地質找礦,探索推進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投資礦產勘查?!睆埮d遼表示。
河南還從優化地質找礦工作布局入手,堅持傳統礦產和新興礦產并重、近期開發和遠景儲備兼顧的原則,繼續開展鋁土礦、金、銀、鉛鋅礦深部找礦和整裝勘查,開展市場需求量大的重要非金屬礦產勘查。加大煤層氣、頁巖氣、干熱巖、地熱等新能源的調查和勘查,努力實現找礦新突破。積極開展“三稀”礦產、晶質石墨、螢石等新興戰略性礦產的評價與勘查,做好與終高端產業的資源對接。同時,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鼓勵地勘單位、地勘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到境外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工作,支持布局沿“一帶一路”的省外及國外地質勘查項目。指導地勘單位切實加強對境外礦產勘查開發的戰略布局統籌與實施協調組織工作,擇優組織對外部環境好、成果好、前景明、潛力大、易開發的項目實施快速勘查、快速突破,在境外形成幾處開發基地。
“地質找礦是一項高風險、高投入、回報周期長的產業,需要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持續支持。”張興遼建議,針對當前國際國內礦業形勢低迷、社會投資意愿下降、地質勘查總體投入呈不斷減少的趨勢,應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定船石”和“風向標”作用,持續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穩定礦產勘查行業信心,持續深化PPP合作勘查模式,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地質找礦工作,促進礦產勘查開發市場繁榮。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創造有利條件,優化找礦環境,支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順利推進。同時,進一步完善國有地勘單位經費保障和找礦獎勵機制,充分調動地勘單位的找礦積極性。積極穩妥推進國有地勘單位改革,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勘單位整體改制轉企,發展壯大河南省地勘經濟。進一步發揮地勘單位的科技創新主體作用,積極與科研院所聯合,加強地勘技術攻關,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地勘作業水平,優化專注技術結構,切實提高科學技術對地質找礦的支撐和帶動作用。
豫公網安備 41060202000001號